2019年7月23日《衢州日报》:衢州学院正向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迈进

文字作者:图片作者:稿件来源:衢州学院发布时间:2019-07-23浏览量:1182

《衢州日报》:http://qzrb.qz828.com/qzrb/html/2019-07/23/content_2382977.htm?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记者 吴昊斐  通讯员 丰爱静

6月27日,全市教育大会召开,这是衢州教育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会议,发出了令衢州教育人都心潮澎湃的教育“最强音”。在此次大会上,公布了《关于支持衢州学院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若干意见》,从高水平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学科建设、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等六个方面,明确了支持的内容,还提出从2019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安排不少于25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衢州学院“申硕”。对衢州唯一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支持工作,摆上了政府工作的案头。

作为衢州人“家门口”的大学,衢州学院如今的发展如何?接下来又会有什么样的发展举措来呼应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衢州人民的期待?7月19日,记者专访了衢州学院院长谢志远。

服务衢州 是衢州学院的立校之基、兴校之本

专访一开始,谢志远就与记者讨论起建设高水平地方应用型大学的意义。在他看来,高水平地方应用型大学应该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区域人才的高地,以及为解决地方企业技术问题的创新源,这也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所具有的独特之处。

谢志远认为高水平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应具有特色,为学习者创造溢价能力;学科建设应彰显效度,为行业、企业技术提升增强动力;服务地方应具备深度,为区域发展注入创新的活力。

“衢州学院作为衢州地区唯一一所本科院校,服务衢州高质量发展是学校立校之基、兴校之本。”谢志远铿锵有力地说道。

事实上,自建校以来,衢州学院在服务衢州发展方面颇有建树。尤其这一年间,衢州学院一路“高歌猛进”,有不少“动作”在全国创出名气——

在全国率先成立四省边际应用型大学联盟,实现省域边际高校抱团发展;创新成立博士工作站,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获得巨大经济效益;与企业等合作横向课题300余项,到位经费2000余万元,技术成果拍卖转让23项,总成交额1200余万元;实施“双走进、双服务、双促进”专项活动,参与教师1100余人次,累计深入走访、调研企事业单位400余家,涵盖数字经济、绿色金融、智能制造、美丽乡村建设等衢州重点建设发展领域,共征得企业科技难题和咨询类问题352个,已落实解决302个,达成合作项目103项,获得科研经费近1800万元……说到衢州学院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实现自身高水平建设的举措和成果,谢志远如数家珍。

一年来,衢州学院致力于统筹做好“地方性”“应用型”“开放性”三篇文章,围绕市委“1433”战略布局,为建设“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提供人才、智力、创新支撑,实施“三连接、三打通”创新发展模式精准服务企业转型升级,切实提高地方服务能力。

“我们其实就是在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实现学校自身高水平建设。”谢志远告诉记者,2018年衢州学院学生学科竞赛全国高校排名174名,在全省同类院校中遥遥领先,在生源水平低于省内其他同类院校的情况下,2019届考研上线率达到毕业生总数的22.5%,远超省内同类院校水平,连续五年就业率在96%左右,人才培养的质量得到了更好发展。

打好三大“攻坚战” 回应政府和市民期待

此次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文件,将支持衢州学院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摆上政府工作的案头,让所有“衢院人”备受鼓舞。那么学校将如何回应政府的支持和衢州人民的期待?

“我们用三大‘攻坚战’向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迈进——通过‘申硕’,树立里程碑;服务地方,获得口碑;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赢得金碑。” 谢志远表示,学校将继续主动服务、深度参与衢州重大发展战略,以申报硕士点为目标,以应用新技术为手段,以产教融合为载体,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支撑,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在全省同类高校中处于领先水平,在全国同类高校中有较大影响力的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成为区域创新发展的动力源和衢州城市建设的金名片。

谢志远表示,“申硕”是下个阶段发展的总抓手,到2023年,争取使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得到质的提升,力争成为硕士授予单位。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学科建设,将地方特色转换为学科特色,把区域资源转化为办学资源。

服务地方发展还将继续“升级”,学院将聚焦市里的“八大任务”,全力推进相应的八大专项行动;紧密对接衢州数字经济智慧产业、美丽经济幸福产业两大战略产业,整合优化办学资源,创建“衢州学院数字经济学院”“衢州学院乡村振兴学院”,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计划10月份召开衢州学院服务衢州发展大会,力争成为地方高校服务区域发展的全国典型,让“服务衢州是学校办学的重要使命”的理念深入人心,进一步形成高校与地方的合力,发挥“1+1>2”的效应。

人才是关键 要为各类人才成长打造有利环境

归根结底,高校的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衢州学院要站在更高远的历史站位上,用更深邃的战略眼光,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来培养人才。” 在谢志远看来,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一定要加强立德树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有用之材。

面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扑面而来,新技术带来新产业,对人才需求也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要用明天的技术,培养今天的学生,为未来的发展服务。”谢志远说,接下来衢州学院将加强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专业的建设和传统专业与新技术融合的转型。

如今,中国已经逐渐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尽管衢州学院是一所地方本科院校,但也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加大培养国际化人才,要走出去,也要请进来。谢志远向记者介绍,今年学校组织了20名同学到美国游学,希望他们能够增长见识、开拓视野,将新的教育理念带回来,此外秉承“伴随企业走出去”的理念,通过与红五环集团联合培养20名南非国际留学生,助力衢州本地企业更好的投入“一带一路”建设,并实现留学生培养数量、理念、方式新突破。

师资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谢志远坦言,三大“攻坚战”归根结底要依靠人才,也就是师资队伍建设。今年上半年衢州学院引进了12位博士后,目前全校共有121位博士,通过高水平师资培养高水平人才,是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的关键之举。人才来了还要让他们有用武之地,衢州学院成立博士工作站,从一开始的零星几个,到现在一年下来成立了50个,遍布衢州所有县(市、区),服务涉及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氟硅钴新材料、美丽乡村建设等各个领域,不仅实实在在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更激发了博士的热情和激情,实现了科研成果的应用,也为学科发展、教学工作积累了素材。

谢志远告诉记者,“我们要打造吸引人才的好环境,衢州近年来发展越来越好,重视人才建设,对人才的吸引力越来越强,这几年来自其他高校的优秀人才主动加盟。” 

要借政策的东风打造“人人成才、人人出彩”的氛围,下一步,学院还将开展人才提升工程,打造10名国家级人才、30名省级人才、50名行业区域人才的人才梯队。

“三大‘攻坚战’相辅相成,在这些举措‘齐头并进’下,我们才能实现高水平建设。”


审核:编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