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擘画了未来五年蓝图。
学校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学校师生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迅速掀起学习热潮。大家纷纷表示,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实干笃行、团结奋斗,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校党委书记邓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全面总结了“十四五”时期取得的重大成就,科学擘画了“十五五”时期发展蓝图,着眼统筹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对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等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地方应用型高校,衢州学院将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深刻把握其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切实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科学谋划学校“十五五”规划,凝心聚力筹备开好第三次党代会。坚定不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融入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对接衢州“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和标志性产业链,深化校地融合、校企合作,全面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的支撑力、贡献力,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衢州加快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校长郑友取: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准确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对未来5年发展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明确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重大原则、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为学校进一步做好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锚定“高水平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凸显“应用型、地方性、开放式”办学特色,坚持以服务求发展、以特色求跃升,坚定不移推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进一步建立完善服务地方体制机制,深化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两篇大文章”,持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不断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科学谋划学校“十五五”规划,奋力攻坚学校年度目标任务,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努力为实现“十四五”顺利收官和“十五五”良好开局奠定坚实基础。
校党委副书记章剑锋: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系统谋划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宏伟蓝图,为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并对我们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交汇点,我们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将全会精神纳入1+5+1干部培训体系,以全会精神凝心聚魂,着力锻造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同时,我们必须坚持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战略部署,丰富党建内容,创新党建工作载体,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全方位融入和服务衢州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学校高质量发展。
纪检监察室主任张慧霞:“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高校纪检监察工作锚定了方向。我们将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需求,聚焦突出问题、重点领域、重点对象,强化政治监督、推进专项治理、严肃执纪问责,一体推进“三不腐”,将正风肃纪反腐与学校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贯通起来,持续发力,为学校高水平特色鲜明应用型大学建设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科研处处长王海伦: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三者协同发力方能彰显“1+1+1>3” 的效应。科研处将深化有组织科研,聚焦区域产业需求攻关核心技术;推动产学研融合,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与产业动能;优化人才引育机制,打造适配地方发展的创新团队,让教科人融合成果扎根衢州大地。
学科处副处长范士龙: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工作将紧密聚焦衢州“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六大标志性产业链,不断加强学科内涵建设,以“四新四融”构建创新实践型研究生培养体系,以“三连三通”强化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以“两转两化”促进研究生素质养成,以“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夯实研究生培养根基,加快推动多元融合教育再突破、服务地方发展再提升。
国际处处长刘雅雯:学校国际化工作必须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服务“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为牵引,不断深化与沿线国家高校的务实合作,加快构建具有较高国际竞争力和衢州地方性特色的开放办学体系,为实现“十五五”时期学校国际化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为服务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高校智慧。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院长戴宏:全会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部署 ,与化学工程、高分子材料等专业方向高度契合。化材学院将把育人与服务地方产业结合,锚定实体经济需求,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培育更多应用型创新人才。
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向翠林: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全会精神有机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要教育引导教职工深刻领会“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部署,将个人科研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与时代同心同向,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建筑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陈德力:我们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把党建与学科建设深度融合,聚焦绿色建筑、智能建造等方向,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专业内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聚焦党组织建设,锚定学院中心工作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周小龙:全会提出的“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等部署,为学院发展锚定了清晰航向。学院将结合学科特色,深化产教融合与科研创新,让学院发展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在教育强国建设中扛起育人的使命担当。
商学院(省际合作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剑:全会对“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商学院将深耕科技创新、产业链治理和消费升级等研究领域,用数据把脉衢州智造,积极为衢州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努力为“十五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教师教育学院党委书记丰爱静:时值“十五五”规划制定关键期,教师教育学院将以此为根本遵循,聚焦教育强国建设目标,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确保学院发展规划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
外国语学院院长严春妹:外语不仅是沟通工具,更是讲好中国故事、推动国际交流的桥梁。我将把全会精神融入课堂,引导学生用英语阐释中国式现代化内涵,培养兼具语言能力与家国情怀的人才,为文化传播与国际合作贡献教育力量。
教育教育学院23小教1班林芳瑶: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在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更明晰了自己肩负的时代使命。作为基础教育的后备力量,我们要与祖国同频同向,不断锤炼专业本领,掌握儿童发展规律与现代化教学方法,用爱心和智慧守护孩子成长。







浙公网安备3308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