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记者 鲍卫东 通讯员 沈越懿 摄影报道 下午 3点25分上课,唐海亮提前一小时就来到了衢州学院舞蹈房,打开空调等待着学生。等待学生准时上课,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 学生们陆续来了,舞蹈课也准时开始了。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美妙乐曲响起,一群朝气蓬勃的学生在唐老师的带领下,翩翩起舞,练习各种动作…… 观摩整节课后不难看出,唐海亮是一位严师,从眼神到点位、从手位到脚位,他教授的每一个舞蹈动作都要求准确到位。每当同学们遇到稍难一点儿的动作时,他也都会反复示范,让每一个同学都能看清每一个动作。尽管已是冬天,一堂课下来,唐海亮的脸上也冒出了细汗。 “他们都是师范专业的本科生,舞蹈是其中的一门必修课程,而且还有选修。虽然将来不一定是专业跳舞,但舞蹈练习可以增添魅力,锻炼体力,更可以培养自信心增添想象力。”望着学生,唐海亮似乎对他们的未来很有信心。 今年36岁的唐海亮和夫人都是新衢州人。专业舞蹈学院毕业的唐海亮曾获得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特等奖、群星奖一等奖等奖项,大学以前是省艺校舞蹈专业毕业,舞蹈功底扎实。“专业舞蹈学院毕业后,2003年来到衢州,成为衢州学院一名专业的舞蹈老师。”唐海亮说,自己的老家在湖南,妻子是北方人,都在学院当老师,如今7岁的儿子已能说上一口衢州方言了。 当舞蹈老师其实挺辛苦的,而且忙,特别是指导大型晚会的节目创作和排练,因为对舞蹈充满热爱和激情,所以“辛苦”并快乐着,有时间就经常利用假期去北京舞蹈学院和广州现代舞团进修学习和交流,“我想为培养舞蹈新苗一直跳下去。” 聚焦衢州文艺“新军”摄影系列报道(7) 下课时,记者发现“任性”的唐老师这款价值只有二百多元的手机用了四年,和学生智能机相比反差大哩。 指导学生练好基本功。 利用晚上休息时间辅导学生排练民族舞蹈。 每一个动作,唐老师都要认真示范。 夜深人静的时候,上网查阅舞蹈编排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