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衢州晚报》:“你随手一扔,他要冒着危险去捡”

文字作者:图片作者:稿件来源:衢州学院发布时间:2015-01-04浏览量:8133

衢州学院志愿者体验环卫工人24小时
车窗垃圾 扔出容易清扫难
你随手一扔,他要冒着危险去捡
http://qzrb.qz828.com/qzwb/html/2014-12/17/content_1985490.htm
周洋

  记者 周洋 通讯员 陆智强

  他们被赞为“黄玫瑰”,被称为“城市的美容师”,被喻为“马路天使”;然而,我们却常常忽视他们,甚至我们不经意的举动,会让他们冒着生命的危险。

  近来,武汉、苏州、福州等城市接连发生了环卫工人因扫车窗垃圾而受伤害的事故。为了体验道路保洁工作的辛苦,倾听环卫工人的心声,12月15日至16日,衢州学院红领巾团队的志愿者们开展了“爱在清尘”体验环卫工人24小时的行动。

  一个晚高峰路口扫出10公斤垃圾

  本次体验地点为上街的十字路口到中河沿路段,15日下午4点,志愿者葛宁跟着环卫工人徐师傅开始体验。

  徐师傅今年66岁,家在城郊,每天工作时间为下午4点到晚上10点,无论刮风下雨,全年无休。

  下午5点,衢城交通进入了晚高峰,徐师傅与葛宁也进入了忙碌状态。这边小车刚丢下一个矿泉水瓶,那边电动车上又扔了一团纸巾。这丢一下不到一秒钟,而要扫掉它们,环卫工人得穿过快速行驶、首尾相接的车流,或是等上一分钟或更久。而清扫过程中,不时会有私家车按着喇叭从身边呼啸而过。所以扫的速度必须非常快,就跟“抢”一样。

  供销大厦公交车站前的非机动车道是“重灾区”,不一会儿地上就满是候车乘客丢弃的奶茶杯、橘子皮、瓜子壳、包装袋等等。有的细碎嵌进了路面沥青的缝隙,有的口香糖黏在地上,环卫工人不得不弯下腰去抠。

  一个晚高峰下来,单单中河沿一个路口的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扫出的垃圾就有近10公斤。这让体验者葛宁感到震惊。 晚上近9点,志愿者又跟着徐师傅向沿街店面收垃圾。一个小时,就收了足足500斤垃圾。

  第二天凌晨3点,志愿者们又与接徐师傅班的环卫工人黄大姐一同清洁道路。街上很安静,气温只有零下3摄氏度,人行道上满是水果摊、夜宵餐饮摊留下的垃圾,志愿者们和黄大姐一起,一丝不苟地清扫着。

  环卫工人渴望多些体谅与配合

  环卫工人们有什么心声呢?志愿者们也逐一记录了下来。

  张师傅说:“最怕开车的司机扔东西,红灯一过去,马路上就留下很多车主扔的果皮、纸屑、饮料瓶。因为这样他们清扫垃圾十分危险,有些环卫工人上了年龄,行动缓慢,躲闪不及后果不堪设想,希望司机、路人能体谅环卫工人的辛苦。”

  李师傅说:“怕市民随地吐口香糖,还有让宠物在路上排泄。希望大家能够体谅我们的工作,多多配合。”  

  吴大姐说:“最怕正在清扫时,还有市民往旁边扔东西。多干活倒没啥,就是感觉心里不舒服。城市的干净是属于大家的。” 

  倡议用文明来为城市保洁减负

  在体验的同时,志愿者们也向市民发放了倡议书,倡议不乱扔垃圾,行车时见环卫工人减速慢行,用文明行动来为城市的保洁工作减负。

  体验后,志愿者们也颇有感触。

  沈泽斌认为,环卫工人比想象中的还要累,“特别煎熬,有时候孤独,让我很敬佩。”

  葛宁说:“我为衢州的环卫工人点赞,最美的衢州离不开他们的维护。他们披星戴月,用脚步丈量着每一条街巷,用辛勤的汗水洗刷着城市的污垢。向他们致敬!”

  李建秋呼吁沿街商户能为环卫工人提供休息场所,“让他们累了渴了的时候进去喝杯水,歇歇脚,舒解一下疲惫的身心。”

  ■编后

  “车窗垃圾”当休矣 

  “一个晚高峰下来,单单中河沿一个路口的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扫出的垃圾就有近20斤。”“车窗垃圾”现象俨然已成为一大社会公害,不仅污染城市环境,也给行驶中的其他车辆和捡拾垃圾的环卫工人带来极大安全隐患。

  在多数人眼里,车窗一开,随手扔掉垃圾,微不足道,却从没想到其带来的危害巨大。为了捡那些抛在路中间的垃圾,环卫工人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穿梭在车水马龙中,因此引发的交通事故不在少数,车窗垃圾已然成了环卫工人的杀手。

  行车乱扔垃圾者当重罚。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就明确规定,乘车人员不得向车外抛撒物品。尽管有这样一条法规约束,但执法难度很大,且治标不治本。当前最为紧迫的是要让全社会充分认识“车窗垃圾”造成的危害,培养公民文明意识和良好习惯。

  车窗扔垃圾,其实扔掉的是道德良心,是社会文明,是城市的形象。杜绝“车窗垃圾”只需我们的举手之劳。在自己的车内备个垃圾袋,垃圾集中收集,到目的地再扔进垃圾箱,这样既美了车内环境,确保了周围人的安全,也让我们的城市环境因此而更加文明美丽。

审核:编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