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5日《联谊报》:传达室小堪促膝

文字作者:图片作者:稿件来源:衢州学院发布时间:2015-09-10浏览量:4255

传达室小堪促膝
http://www.lybs.com.cn/gb/node2/node802/node324504/node453104/node453109/userobject15ai5725490.html

  ■潘夏皓
  毕业前,当陈慧敏等几个同学走进传达室和我告别时,积聚多日的情感闸门一下子打开,在孩子们面前,我哭出声来,一把鼻涕一把泪,还唠唠叨叨地说了些什么。事后想想自己已近“耳顺”之年,生离死别的事也经历了不少,未曾想到竟然会突然控制不住情绪。我年年守候着传达室,年年经历着与孩子们依依惜别的伤感,但这样毫无顾忌地流泪却还是第一次……
  与孩子们的交往,主要源于这方小小的传达室,孩子们到我这来拿报刊,熟悉了就常在这里坐坐,再加上同学的介绍,很多学生便慢慢了解了行政楼这个爱玩的老头。而我,大概是年轻时从事过较长一段时间的青年工作的缘故,比较喜欢和年轻人打交道。
  毕业了,到处都在告别,孩子们也没忘记我。认识的,也有我名字叫不全的,三三两两、陆陆续续地走进传达室的门,来与我告别。他们告诉我毕业后的去向和选择。顾丽莲说她已考编录用,在海盐的一所中学教高中,问我如何适应新环境。我说,要尽快完成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变,虚心向老教师学习教学方法。这孩子心细,常为别人对她的议论犯愁。我告诉她,每个人的个性不同,生活习性也不一样,不要太在乎这些,好好工作就行。徐超男也想考编,但信心不足。我说你只要笔试过了,面试肯定没问题。她答应如果录取了,将第一时间告知我。林玲玲已被浙工大录取为研究生,她觉得自己还想念书。俞晓佳说感觉自己大专文凭低了点,又考了专升本。陶筱铎已被省城的一家大公司录用,他自信满满地说以后要做到部门经理。方军和我一起回忆一桩往事:有一次,我半开玩笑地说他,当班长,学习不能落下,要比一般同学好,不能满足于过线,还要争取入党。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他没再来传达室,我以为他生气了,结果有一天,他笑眯眯地溜进来,说他拿了奖学金,已经是预备党员了,原来那段时间在用功呢。我们回忆这件事时,有说有笑,但我分明看到他眼睛里有泪光闪动……
  传达室的大门总是敞开着的,也就像我和孩子们的心一样,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便把对方当作了亲人。记得,有次电台来采访我,吴利丽竟对着话筒说,我就像她爸爸。前几届的俞梦叠还经常来校看我,我劝她省点路费,用QQ或微信聊一样的,她说就当到第二故乡来走亲戚。方丹丹要读学校的函授本科,还要我帮忙联系,我说你们本地又何必来校呢,可以省点路费和住宿费,她说,啊呀,你不是在学校吗。
  那天,陈慧敏来时,我是把她看成所有学生成长中的一个缩影。脑海中如幻灯片似地晃过她的点点滴滴,慢慢拼凑成她成长的系列图。这时感情的闸门被她猛然生生敲开……慧敏说她有两个选择,一是去《丽水日报》社工作,二是去读专升本,学自己喜欢的汉语言文学。她还谈自己对爱情、家庭、事业、人生的一些想法。出去时,她一直与我挥手告别。我突然想,孩子们挥手告别,告别的不仅仅是我和传达室,还有他们几年的成长与学业,然后转身去追逐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标。其实,人生就像一台奔驰向前的生命列车,在每个站点都会有上下车的旅客,而我的传达室就是其中的一个站点,孩子们与我在这里相逢、相识和相知,而后又匆匆赶赴另一趟生命列车,奔向下一个目的地。而我乐意留在这打工看门,守护我的传达室以及认识这样来来往往的孩子们。

审核:编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