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qzrb.qz828.com/qzrb/html/2017-04/12/content_2204709.htm
外国专家、本土博士一个也不能少
“永力达”持续借智 接地气迈高端
记者 王继红 通讯员 叶颖
“从攻读博士期间, 我就和‘永力达’接触了,去年作为科技特派员结对企业,到现在入驻企业,既是个人发展新机遇,也是公司持续借智引才的积累。”上周,衢州学院机械工程学院邓小雷博士相告。
浙江永力达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投资2000多万元的新厂房,在上山溪畔分外显目,公司总经理陈胜介绍,从最初的引进外国专家人才,到眼下吸引本土博士驻企,是公司持续借智发展的一个缩影。
业内人士坦陈,一个博士引来不易,留住难,发挥作用更难,而且耗资不菲。如何更好地借智引才?永力达公司创办20年来,经历多个阶段。
1997年企业初创时,永力达公司固定资产仅200余万元,主要为大企业配套生产零配件。打响品牌是重中之重,政府部门主动帮一把,2005年,经省、市外国专家局牵线,企业柔性引进德国数控专家威廉・毛斯巴赫先生,来公司开发新产品。他十余次来衢,帮助成功开发了多个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的数控机床产品。
2009年―2010年,威廉先生先后主持“高速列车刹车装置专用数控加工装备”、“高速数控轮毂立式车床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等研发项目。其中,前者被列为浙江省技术创新项目;后者被列入省重大科技专项重大工业项目,并通过省科技厅的验收,同年被认定为省“首台(套)”。公司成功进入高端数控装备领域。
打响了知名度,还要借梯登高。永力达公司是我省首批入台投资企业。2008年5月起,与台湾祥木工业开发社合作,进行科研开发,主要合作内容包括对企业现有产品的优化设计和开发新产品高端数控装备。2010年底,台湾永力达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乔迁营业,同时招聘当地专家,提升研发力量。加入台湾工具机暨零组件同业公会,扩大在台知名度与影响力,并以此为国际化贸易平台,实现大批量出口,提升产品附加值。
1981年出生的邓小雷,师从衢州籍知名数控技术专家浙江大学傅建中教授,博士毕业后受邀进入永力达院士工作站工作。2009年以来,承担参与了数控机床相关课题的研发,特别是近年来,承担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重大专项、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纵/横向项目34项,理论结合实践,在八年间,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EI15篇),包括一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
和员工一起在食堂就餐,一周已蹲点企业三天……邓小雷坦言,除了科研开发,他还将补上科技管理一课,为企业引进服务团队。
“去年完成三个省工业新产品通过评审,不简单!邓博士个人也累计申请与获授权获得专利35项。”陈胜欣喜相告,接地气的引进人才,实现了校企合作“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