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zzgz.zjol.com.cn/system/2017/05/31/021525077.shtml
浙江在线5月31日讯(通讯员 丰爱静)5月25日上午,衢州学院与浙江常山科润新材料有限公司共建的衢州市首家博士工作站授牌活动举行,衢州市博士工作站是地方、学院和企业三方共建的平台,也是衢州学院党建服务学校中心工作的生动实践。
衢州学院目前有专任教师410人,其中正高职称46人,具有博士学位93人,学校始终牢记“衢院姓衢”,突出“应用型”、“地方性”和“特色性”的办学定位,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如何充分发挥优秀博士在科技研发、社会服务中作用,促进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一直是学校党委思考的问题。
为加强学校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学校联合地方、企业开展了建设“博士工作站”的探索实践,建设期为三年。工作站实行一对一模式,即以一名博士领衔的一个科研团队对接一个重点骨干企业,以项目为驱动,按照“先定项目任务后建站”的原则,政府、学校分别为工作站提供3万元/年运行经费,团队在企业工作时间,折合成教学工作量,学生则纳入第二课堂学分考核,经三方考核验收,学校在评职称评优,政府在拔尖人才、创新团队(平台)评选中给予优先;同时规定,建站期间,工作站至少承担一项不少于20万元研发经费的合作项目;每年承担8名以上相关专业学生的实训指导,为企业培养3名技术人员等任务。
“通过给平台、给政策和给任务,补强了以往企业与博士松散合作的短板,三方共同发力。”学院组织部长吴利平介绍。
科润新材料有限公司2009年成立,主导产品是紫外线吸收剂UV-P,学校与浙江常山科润新材料有限公司共建的首个博士工作站,已确立了3个合作项目,其中2个注重现有生产工艺的改善,1个为新产品开发项目。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源动力,但对中小企业来说困难重重。”常山科润新材料有限公司技术副总郑红潮说,一方面,企业自身技术力量薄弱,缺少人才和设备,难以独自开展大的技术攻关;另一方面,受限于企业规模,项目体量小、经费少,想要与科研院所合作也并非易事。像中间体提纯,企业早已看到改进后对发展带来的拉动,但一直苦无门路。这次建立了博士工作站,企业可以与专家直接对接,困扰多年的难题终于破解。
“共建博士工作站,不求量重在质。”衢州学院党委书记胡建新表示,学校将加强对博士工作站的指导和考核,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加大支持保障,确保各项工作有效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