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院人物】俞彦:敲开世界名校的大门

文字作者:图片作者:稿件来源:衢州学院发布时间:2018-04-08浏览量:2441

2017年8月19日,对我校经贸管理学院14级人力资源本(2)班的俞彦来说是个无比特殊的日子。那一天,她收到了包括利物浦大学、诺丁汉大学、雷丁大学在内的五所国外名校的offer,最终她选择了心爱的利物浦大学。今年6月大学毕业后,她将奔赴英国,继续求学之旅。

“我想去更大的世界看看”

“大概是从小就比较‘叛逆’吧。”俞彦笑着说,“我一直是一个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敢想敢做、喜欢挑战的人。”大三暑假,俞彦只身一人去泰国做了为期两周的国际义工,“我住在清迈的一个小山村里,给那边的小朋友上中文课和英语课。那里的条件非常艰苦,只要打雷下雨就断网断电,就着蜡烛吃晚饭是每天的‘必修课’,偶尔还会出现洗澡洗一半就没水的现象。”回忆起这段经历,俞彦显得格外怀念,“可是在那里的每一天都让我很开心。我寄宿家庭的阿姨每天都会变着花样给我做好吃的,对我非常亲切,所以就算每天都要在40多度还没空调的地方上课,我也甘之如饴,因为泰国的‘家’里有人等我。为此,我更想出去看看不一样的世界。”

为了“走出去”,俞彦从不觉得辛苦,“眼界宽了以后,发现世界是那么大也那么小。那个时候起,我就在心底埋下了想出国深造的种子。”

俞彦告诉记者,“申请名校,一定要有漂亮的成绩单。”不服输的她从大一开始就辛苦的准备。俞彦平时从不缺勤,认真对待每一门考试。“大四临近期末考试时,和班里几个考研的同学一起自习,大家每天宿舍、食堂、自习室三点一线,早上七点多出门,晚上快十一点回宿舍,生活很专注、充实,心无杂念。每晚自习室外面都有各种背书声,伴着背书声学习的日子让人怀念。” 

英国学校最看重的是平时成绩和雅思成绩。“在英语的学习上,我认为平常的积累更为重要。”俞彦说,“我比较注重对英文的感觉,平时喜欢看新概念的课文,听BBC新闻,欣赏国外电影等等。”这些方法无疑为她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披荆斩棘”。在校期间,她荣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二等奖,校一等奖奖学金,创新创业奖……众多荣誉之下,她谦虚地表示:在擅长的领域突出不叫优秀,叫“应该的”。

俞彦说自己也是个贪玩的人,有些时候也无法抗拒来自游戏、美食、追剧等一系列的诱惑。为了督促自己学习,她研究出了自己的“独门秘籍”,比如做完三篇阅读之后可以玩一局游戏,做完一套试卷可以看一集电视剧……完成每天的学习计划之后,她才允许自己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劳逸结合远远比埋头苦学要有效率。”俞彦道。

“其实考研并没有大多数人想象的那么难,非说难,那就难在坚持”

“其实自己的经历相对众多留学学子来说,还是渺小和不足为奇的,总会有很多比自己优秀的人做着更多的努力,”俞彦谦虚地说,但是这几个月的学习,还是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我觉得一些建议可以分享给已经准备或有打算出国的同学。”

在俞彦看来,在确定出国留学后,首先要明确的是学习目标,“如果你现在还处在大二或者大三,那就在自己的专业考试上多下功夫,因为申请学校时优秀的学期成绩与平均分能给你增加更多机会。”学习一定要有计划,“有计划才能有的放矢,才不会瞎忙活。”她认为,抓紧学习的同时也要懂得休息,“一首歌的时间、一个闭目养神的时间,几圈步行或跑步的时间都是合理又健康的休息方式。”

“其实考研并没有大多数人想象的那么难,非说难,那就难在坚持。想要放弃时,我就会思考,如果现在放弃了,那以后会不会后悔。”提起“放弃”二字,俞彦显得格外语重心长,“希望学弟学妹们不要半途而废,也不必随意跟风,坚持下来,对自己每个选择负责,你会有收获的。”

“热爱祖国但不盲目愤青;崇拜英雄但不推崇个人英雄主义;热爱旅游但始终觉得祖国最好;虽然是文科生,但长期沉迷于天文地理;虽然坚持减肥,但总难抵挡各路美食的美味……”俞彦笑着描述她眼中的自己。即将踏上英国的土地,对未来的国外生活,俞彦畅想道:“专注学业以外,我想再去一次泰国当义工,或是去澳洲打工……我会继续尝试新鲜事物,继续对这个世界‘上瘾’。”(通讯员 陈乐瑶 张雅婷 郑溢  指导老师:吴兰兰)

审核:编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