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时》:https://www.thehour.cn/news/190119.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 盛伟文/摄 通讯员 陈澜 吴兰兰
这个时节正是衢州学院的迎新季,和往年一样,各种社团在校园里搭台吸纳新生会员。
但在茫茫人海中,62岁的门卫潘夏皓站在自己的迎新台前,显得如此引人瞩目。展台上摆满了老潘和学生们创造的蛋雕作品,他既是学校的门卫,也是是蛋雕兴趣社团“捣蛋部队”的指导老师。
一大群“00后”新生围着老潘好奇地问着。他只是淡淡地说:“跟我学蛋雕的学得好的,好多都考上研究生了,我很骄傲。”
老潘是一个非典型的门卫,他不仅在闲时学会了蛋雕,成了学院的蛋雕导师,甚至还获得了衢州市民间艺术大师的称号。
曾经当过“总编辑”,老潘学雕刻时每顿都吃鸡蛋
老潘是地道的衢州人,在衢州学院做门卫之前,老潘是一企业的行政宣传人员。
老潘没有美术的科班功底,但老潘却有不凡的美术天赋:字写的漂亮,美术也是厂子里的头一号。
厂子里的黑板报简报都是老潘一个人张罗,老潘常常自嘲自己也曾经当过“总编辑”。
十多年前,厂子倒闭,老潘随后下岗。50岁上下的年纪,工作也不好找,老潘应聘到了衢州学院做了一名收发报纸的门卫,薪水很低,但老潘体力上能胜任。
老潘在电视上看了蛋雕艺术品纪录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决定去学习蛋雕。
一把刻刀,一箩筐鸡蛋壳成了老潘办公室的另一种标配,送完报纸,老潘就开始一刀一刀地在鸡蛋上雕花雕草雕美女。
老潘说,那时候损毁的蛋壳很多,以致于他经常要去菜市场买鸡蛋。“每天都是鸡蛋做的菜,现在对吃鸡蛋都有点怕了。”
老潘有美术天赋,又有强烈的雕刻爱好,一年后,各种栩栩如生的蛋雕作品在老潘的刻刀下呈现。老潘靠一手蛋雕绝活获得了衢州民间艺术大师的称号。
老潘说,他现在雕一个简单的花草只要几十分钟,而细心创作一件精美的蛋雕艺术品则需要4天的连续雕刻。
成立“捣蛋部队”,门卫逆袭成大学生导师
老潘的技术引起衢州学院领导的重视,学院决定让老潘教在校大学生做蛋雕。
今年3月17日,老潘在在衢州学院自己的工作室——“捣蛋部队”,在这个工作室里,他带领着30多人的团队,从事蛋雕艺术。
老潘说,蛋雕艺术是一个很小众的爱好,能坚持下来的人并不多。大多数学生在深入了解后便放弃了。“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支持这项爱好,光凭一腔热血是远远不够的。”
即便如此,还是有三十多名学生加入到了老潘的捣蛋部队中。衢州学院大二土木专业的女孩武玲灵就是其中的一员。
在前不久的“衢州有礼非遗创作手工科普大赛”中,武玲灵的蛋雕作品“衢州有礼,六方来贺”获得了三等奖。
在武玲灵眼里,放蛋液,清洗,画图,雕刻,看似简单的蛋雕其实充满了奥妙。“蛋雕最重要的两个环节是画和刻,最困难的应该要属刻了,因为蛋壳越到里面就越软也越薄,有时候一不留心就会破掉,前功尽弃。我平时比较内向,潘叔不仅指导了我如何制作蛋雕,还教会了我如何做人。”
他很骄傲,学蛋雕的都有考上研究生的了
在成立“捣蛋部队”之前,老潘带领的学生就为学校取得了很多的荣誉。
在2017年教育部组织开展的全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成果展示系列主题活动中,老潘指导的蛋雕艺术作品《赤子初心——中国梦》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首届大学生艺术作品巡回展中荣获一等奖。
老潘说,他有好几个学蛋雕的学生通过了今年研究生考试,成为了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蛋雕能让孩子沉下心来,能做蛋雕一定能看得进去书,一定能学习好。”
老潘说,他有一个叫俞晓天徒弟考上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而且在浙工大研究生院在那里带起了蛋雕徒弟。 “蛋雕艺术能在他们身上传开,是我最开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