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直·黄色
目光紧锁着终点线,他们的秒表与枪声同步开始,与越过终点线的每一位运动员同步结束,这些严肃却可爱的黄色身影,正是此次校运会的学生裁判。
“从早上到现在,我们负责了十来场径赛计分,每一次计分,我都感觉自己的手在抖,生怕错过一分一毫,会影响到运动员们最后的成绩,”大一机电(2)班的学生裁判阮璐开同学紧绷一根弦忙碌工作。
学生裁判可不止计分那么简单,运动场上的秩序靠他们的“小黄旗”,比赛项目的汇总结果靠他们的“神算子”,阮璐开同学更是戏称:“裁判台和主席台来来回回地跑,我们也‘运动’了一把!”
2、守护·白色
比赛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身着白大褂的毛素芬医生却不似观众一般热情,忧心忡忡的眼神紧盯在运动员们身上。
“跨栏、短跑这种激烈的运动项目就是受伤的‘重灾区’,撞到栏杆、拉到筋骨,都是校运会常有的事。”毛素芬说。
在运动会现场,负责医疗保障的毛素芬把整个医务室都“搬”了出来,医药箱、担架、医用机械……一样都不敢马虎。时刻站着观察、整整值班两天的“重量级”工作没有抹去她“守护”运动员的笑容,她松了一口气:“所幸到现在还是零受伤记录!”
3、靓丽·米色
纤纤玉手,稳端绸盘,在运动服中充满“违和感”的米白色锦袍是“何方神圣”?
她们是田径场上的一道靓丽风景线——礼仪队,从清晨6点钟就开始准备化妆。
“走方阵和颁奖的时候,我们需要穿着高跟鞋,每一次都害怕一不留神就摔倒了,而且必须穿着单薄的旗袍,冷得我都怕自己笑僵了。”来自大二数本,校礼仪队的吴胜兰同学道出了背后的“辛酸”。
虽然很累,但是礼仪队却从未缺席运动员们的每一趟“终点站”,男女子100米颁奖、标枪颁奖、立定跳远颁奖……
“能为运动员们传递荣誉,也成了我们的荣誉。”吴胜兰说。
4、吉祥·蓝色
看!运动场上出现的那个可爱的“小老头”是谁?长长的眉毛遮住眼睛,一身蓝袍摇摇晃晃,时而给个飞吻,时而卖个萌……原来是带动起了全场气氛的“南孔爷爷”!校大学生记者团新闻中心的陈志远同学一早就套上“南孔爷爷”的玩偶服装,卖起了“磨人小老头”的人设!
“今天找我合影的人蜂拥而上,我都受宠若惊了。”陈志远同学笑着调侃道。
运动会正午烈日当空,在风扇坏掉的情况下,陈志远同学依然坚持穿了3个小时笨重的服装。
“摘下头套的时候,我就像洗了个头,”陈志远同学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不过我再累也比不过运动员累,能以‘吉祥物’的身份去活跃气氛,鼓舞士气,我觉得很满足!”
5、坚毅·黑色
在田径场上,还有一抹黑始终坚守在跑道终点。“我主要负责疏散跑道终点的学生们,终点是最拥挤的地方,也是最容易出事的地方,学生们人挤人的,说不定就摔了。”身着黑色制服的特勤蓝叔叔说。
从八点开始,到五点结束,一整天,他站的笔直,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
“对围观的学生们冷着脸,我心里也不好受,但是为了同学们的安全着想,这也是不得不去做的事。我希望同学们能在享受运动的同时,维持住秩序,保证自己和他人都不受伤!”蓝叔叔说。
6、服务·红色
运动场上早就搭起了一个个帐篷,红色的帐篷下,外国语学院的志愿者兰刘敏正认真地校对参赛选手名单。
“我们做后勤的,就是要服务好运动员,让参赛选手觉得安心。”志愿者兰刘敏。
通知检录、去终点接人、送水送祝福……她忙得不亦乐乎。
“我坐了一整天了,挺辛苦的,但是也很开心,有一种被需要的满足感。”她微笑着说道,“每次看到我们的选手满面笑容凯旋时,我就觉得比我自己拿奖还开心!”
7、记录·灰色
跑道边、沙坑旁,总有一抹灰色的身影,拿着相机,定格每个精彩片刻。校大学生记者团胡轩不是运动员,但比运动员更忙碌!
“跟拍了那么多比赛,就一个字,累!”他抹了抹额角的汗水,笑谈道。
为了拍出好照片,胡轩不得不跟着运动员到处跑,尤其是径赛,不善运动的他,活生生锻炼出了“飞毛腿”。
“也没考虑那么多,只想把每张照片都拍到最好,想在我的镜头里,留下最美的画面。”胡轩说。(文 /郑溢、雷雅莉、祝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