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1日《衢州日报》:“画痴”寿伟克:你手中握着怎样的一支笔?

文字作者:图片作者:稿件来源:衢州学院发布时间:2019-03-13浏览量:442

紫含

伟克是画家,我是不知天高地厚一激动什么都敢瞎说的文艺女青年,于是在我们少有的几次碰面里,我们谈的最多是画,间或谈现代主义,谈表现主义等等。好玩的是,凭我那点小聪明,居然让伟克以为我真的懂画,有那么两下子,谈到最后,他提出要我写点什么。

在我与伟克的闲聊里,我谈的大部分是我的直觉,我用文学的修辞和普通人的眼光谈画,是不是让一个美院出身的专业画家有陌生的新鲜感?我不敢肯定,但艺术最伟大的功能是相通性,是沟通人与人之间看不见的一种感觉,以获得一种深层次的理解和承认。对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疯狂的速写

伟克的画,画到现在,已经颇有他的特性和意思了。我说的是那组由他创作的《疯狂速写》。

这组速写,大多数集中表现人物的面部表情,重点显然都在线条上,那些线条放纵不羁,特点明显,若要强分,可分为两类,一类粗重有力,近乎率直,近乎粗鲁霸道,也近乎邪恶不讲理。另一类线条,则是细腻的,细如发丝,游如轻风,似犹犹豫豫,无从落笔,又神思忽忽,若有若无,这一类的表现在疯狂速写里占据得不多,但时有出现,看得出这是他对形的感受,是抽象绘画深入他创作的不经意显现。

伟克认为,这是一场疯狂的速写,他想要通过线条的变化突出局部,进而表达出更深层次的内涵。从这点上来说,他成功了,因为我的确会对着那些速写不自觉地展开想象,这是怎样的一个人?他有着怎样的经历才能使他成为现在的模样?这是一个画家的素养。

伟克说,他对表现主义的理解有过从排斥到接受再到深入的重大转折。这么多年过去,显然他已经从抽象的艺术表达里吸收了更符合个人经验和审美的体悟,一步步走向更为深邃更为广大的生命实相了。

与其说这是疯狂的速写,不如说,这是带着问号的理解。

抓捕既普通又抽象的场景

伟克说,他喜欢在路边拍些照片。光影打在后半夜紧闭的卷帘门上,浓影浅痕,懵懂浑然,似一派墨色,山水略见;一些树木掉光了叶子,在天空下、阳光下、灯光下喷张枝脉,时而柔顺,时而暴烈,时而萎靡,似有神灵在其间游荡;坐在车里,雨水打在玻璃窗上,一片迷蒙,前方的一切光怪陆离,却又转瞬即逝。一片水留在墙上;被人遗忘的写在墙上的字迹;空荡荡的房间里空无一人的桌椅……

对伟克来说,抓捕这些既普通又抽象的场景,实在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我喜欢的是他照片里触手可及的变化无常——一棵树,可以有有形之下的丰富肌理,也可以有无形之上的虚幻之空。这种体验熟悉而充满亲切感,因为似乎我们可以通过他的作品看见看不见的东西,发现早已发现而被我们忽略的感觉。正是那些从人体、事物和自身生活体验中抽离出来的主题,贯穿了我们整个的生命,而艺术是发现它们的工具。推一及他,我觉得伟克的摄影作品,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一类,即介乎“实与虚之间”的魔幻,无形而有形,符合他本性里对于艺术的感觉,我感觉对于不可知的神秘因素的迷恋,和对于现实社会强烈的体悟,一直左右着他的绘画和创作。任何人对于突然发现的美,都会有一种相逢的惊喜。

伟克的照片,就常常给我这种独树一帜的美,激发我对于眼前事物的无限想象。

为画执着

关于伟克,我惊异的是他的痴迷和专注。他常说:“我太热爱绘画了。”

的确,在和伟克不多的几次交谈里,我几乎能时时觉察到他对于艺术创作的挚爱。他的眼睛熠熠发光,不厌其烦地把他喜欢的艺术家介绍给我,推荐我读有关艺术理论和思想的好文章,热烈地表达他对艺术、现实和自我的理解和坚持。

现实和理想,必是丰满与骨感的对恃。此间悲凉,可能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体会,一个人的痴迷和专注,究竟会给人带来怎样的改变?对伟克来说,这样的痴迷更多可能是心理上的需求,是在理想的背景下无法完成的对于自我的补偿,一个人无限热爱一样东西,总是有某种原因的。

然而绘画何为?艺术家何为?此种执着,不正是绘画之为绘画、艺术之为艺术的明证吗?我有理由期待伟克更多让人惊喜的作品。

毕加索说,抽象艺术并不存在,只不过有人强调风格,有人强调生活罢了。我觉得伟克一直强调的是艺术与本性的合拍、融合,这是颇得道的,也是非常之难的,也只有消失了个人,才会有那般山川日月的画境和胸襟。

听说,伟克即将开启180天的艺术朝圣之旅——前往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进行为期半年的访学。祝福他能如自己所愿,展开一场追本溯源的文艺复兴艺术之旅。

人物简介

寿伟克,1989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曾进修于深圳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大学,2010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浙江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版画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油画家协会会员、衢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现为衢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艺术系副教授。

[责任编辑:陈昶蕊]

审核:编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