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9日《衢州日报》:相约《论语》 向礼而行 35名大学生化身“衢州有礼”的青春使者

文字作者:图片作者:稿件来源:衢州学院发布时间:2019-04-29浏览量:646

《衢州日报》:http://qzrb.qz828.com/qzrb/html/2019-04/29/content_2366362.htm

记者 徐聪琳

“凝我渺渺星光,为求得浩浩星河璀璨。我们从五湖四海赶来,35颗拳拳赤子之心,相聚于衢,携手南孔,共赴一场论语的盛会……”近日,衢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2018中文1班的学生,完成了一册色彩斑斓的《特色团支部创建记录》。细腻的手绘风格、穿汉服作揖礼的照片、娟秀的文字……呈现了这一群大学生在衢州推广《论语》、实践“有礼”过程中动人的青春色彩。

学《论语》使人终身受益

“全班35个人,没有一个是衢州本地人。”来衢州求学之前,何嘉瑜对这座具有1800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知之甚少。在她到衢州学院报到前的一个月,衢州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发布“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城市品牌,“可以说,我对衢州的认识,就是从城市品牌和‘一座最有礼的城市’开始的。”

去年10月30日下午,衢州学院师德养成教育基地揭牌仪式,暨教师教育学院新生入泮礼在孔氏南宗家庙举行。衢州学院450余名新生依序正衣冠、净手,在司仪和礼生的引领下,新生登阶而上,进入大成殿,郑重地向万世先师孔子行礼拜师,现场朗诵《论语》章句,合唱《大同颂》,师范生宣誓。活动结束后,2018中文1班全体成员在大成殿“生民未有”雍正御匾下合影。何嘉瑜感叹:“庄严肃静的现场,让我们领略到‘仁义礼智,忠信孝悌’传统文化的魅力,更体会到教师这个职业的担当和素养。”

于是,当学校鼓励各班创建“特色团支部”时,2018中文1班将目光放在了儒学上。“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衢州是南孔圣地,我们又将在这里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成长为教师。” 何嘉瑜感叹,浩浩儒风代代传,栉风沐雨几千年,儒家文化行于天地之间,不曾因风雨失了颜色,不曾因霜雪落了气节。在班会上,全班一致决定将学习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论语》作为团支部的特色,何嘉瑜成为团支部书记。

团支部创建后,每个人都准备了一个本子,朗读、誊写《论语》的同时,也会记录下各自的心得体会,还经常开展一些建设性活动,增强支部成员对论语的体会。

“从小学起,我们就接触到《论语》。它一直从小学一直伴随着我们到大学,教诲我们学习和做人。”在衢州学院举办的“论语大会”上,团支部成员陈洁敏获了奖。她认为,《论语》值得大家去品味,从政治到文化,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到说话方式,到处都有孔子的影响在,到处都有论语的影响在。“我相信,《论语》对我们大学生涯以及走上社会的工作与磨砺有很大的帮助,学习《论语》可以使人终身受益。”

言行一致,礼从传统来

“《论语》的朴素和温暖,就在于里面不仅有天下大道之志,还会指出一条脚下的路。寻《论语》,品《论语》,学生也会以实际行动去践行《论语》思想。” 2018中文1班班主任周绿萍带过很多届学生,以前也有学生将儒学文化作为团支部的特色,但每一届学生的践行方式都会有所不同。

在今年的雷锋月活动中,团员们用可爱的简笔画、卡通图画来装饰手中的明信片,并以充满童真的言语来诠释《论语》中的句子,将自己对于《论语》的理解寄寓在这字里行间。最后,这些明信片与《论语》知识飞向了山区学校。3月16日,团员们又出现在衢州古城墙下,开展了“瞻古迹,扬礼义”团日活动。他们邀请路人参与知识竞猜,《论语》赏析,分享有关儒家文化的心得体会。赠送给参与者的礼物虽小,其中却承载了一份赤诚一份文化。此外,该团支部还运营着一个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论语》知识……

“活动只为契机,这群成长于衢州的未来教育工作者,学《论语》、用《论语》,也是在践行‘衢州有礼’。”在周绿萍看来,礼从传统中来,知礼、明礼、用礼才是根本。溯源《论语》,自律慎行。团支部从传统《论语》文化中汲取精华,推陈出新。在推广《论语》的过程中,他们也通过一系列活动极力打造自己的特色。


审核:编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