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日《浙江新闻》:衢州学院院长谢志远: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青年

文字作者:图片作者:稿件来源:衢州学院发布时间:2019-05-05浏览量:812

《浙江新闻》:https://zj.zjol.com.cn/news.html?id=1190929&from=timeline

微信图片_20190430174804.jpg

一百年前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以“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的唤起中国人民觉醒、鼓舞中华民族复兴之志的“爱国主义”运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需要代代青年志存高远并为之奋斗不息。面对这一时代重任,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责无旁贷,要努力培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青年。

一、扛起铸魂育人大任,培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新时代青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接续奋斗的伟大事业。如今,实现中国梦的使命历史落到了我们每一个人肩上,特别是新时代青年,要在奋斗中亲手将民族复兴梦、国家富强梦变为现实。

新时代青年要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将“祖国梦”融入“个人梦”,这样才能在时代潮流中成为“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中流砥柱,才能有真正出彩的青春华篇。

微信图片_20190430174814.jpg

培养新时代青年,要秉承铸魂育人的理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知识与专业教育、专业知识相结合,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与中国当前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国际地位相融合,不忘本来、吸收外来、放眼未来,形成在“四个自信”指引下的理想信念 ,“把个人小我融入家国大我”,把个人理想抱负融入中国梦的实践,培养有理想、有梦想的“追梦者”。

培养时代新时代青年,要坚定爱国主义全方位融入育人的信念。通过建立健全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的“十大”育人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坚守“爱国主义本分和职责”,培养内在素质过硬、外在本领高超、思维视野开阔、思想观念进步、认识水平先进的“圆梦人”。

二、把握新技术革命趋势,培养新技术应用的新时代青年

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是中华民族强盛、复兴的关键。加快培养一大批勇挑创新重担、勇于克难攻坚、具备新技术应用能力、掌握技术发展趋势的应用型、创新型的新时代青年,服务区域战略发展需要,加快各领域新技术应用步伐,应用型高校必须走在前列。

培养新时代青年,要树立新技术应用能力的时代意识。需要基于区域实践、怀有创新精神,抢占发展先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上下连接,即上联高水平院所,下接企业发展需求,打通新技术从研发到应用路径;左右连接,即左抓产业创新化,右抓创新产业化,打通新旧动能转换路径;内外连接,即内抓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外抓区域边际应用型大学联盟,打通大学集群知识溢出与区域产业创新发展需求间的路径。

通过这样的“三连接、三打通”模式,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微信图片_20190430174808.jpg

培养新时代青年,要着力开拓创新性、前瞻性的知识技能。面向产业发展前沿、面向区域需求前沿、面向企业技术需要主战场、面向产业转型升级新需求,倡导“用明天的技术,培养今天的学生,为未来服务”的建设发展理念,把握专业建设“双万计划”,通过开设紧贴数字化产业的新专业、创建“实训、研发、创新创业”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新体系,着力培养社会欢迎、产业急需、企业好用的新技术应用型人才。

三、把握“一带一路”建设,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青年

“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需要中国”,世界各国更愿意在更深、更宽的领域与中国进行可持续发展、合作。“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通过培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所需要的具备国际视野、合作理念的新时代青年,是应用型本科实现国际化、助力企业“走出去”,构建开放、共享、共赢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之举。

培养新时代青年,要具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的意识。秉持“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精准调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企业对国际人才的需求, “企业走出去的地方,我们就培养他们需要的人才”,进一步服务区域企业“走出去战略”。在增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提升教师的国际化教学能力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组织学生参加当地学科竞赛,为培养具有国际合作理念的“奉献者”打下坚实的合作基础。

培养新时代青年,要着力拓宽人才的国际化视野。教育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也是促进各国人民交流合作的重要纽带。要将培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需要的人才,作为教育国际化的首要任务。通过开展精准的教育合作,针对大多数为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整体实力相对较弱的现状,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抓手的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技术管理人才和社会管理人才的培养体系和合作项目。实施人才培养“走出去”和“引进来”双向合作战略,既要培养我国新技术应用性人才帮助沿线国家发展,又要培养本土人才助力企业“走出去”,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实用技能的新时代“搏击者”。


审核:编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