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我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骨干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培训班”圆满完成培训任务,顺利回国。
研修班培训分为两个阶段,分别在悉尼和墨尔本进行。10月5日,研修班学员由悉尼抵达墨尔本,开始第二阶段培训。培训主要采用讲座、讨论与现场研学等形式。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与标准机构Tertiary Education Quality and Standards Agency (TEQSA)的Emily教授系统介绍了TEQSA的运行机制以及高等教育标准;马来西亚裔女学者朱蒂博士讲解了TEQSA 的风险评估框架、风险管理与个案管理;Kate 教授讲述了TEQSA's International Engagement Strategy 2016-2020。在拉筹伯大学,该校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梅约翰教授介绍了澳大利亚在“中国文化研究”领域的工作情况,并且与我校吴锡标教授进行深入交流,表达了互相加强合作的意愿。墨尔本理工学院英语教师兼培训师Helen Salem围绕澳大利亚教育概况、VET 教师、以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课程开发、Training Packages 培训包等五个专题,对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师资培训作了系统介绍。
为进一步了解澳大利亚高校实验室建设情况,研修班在墨尔本大参观了理工类实验室,走访了机械、材料与化学、土木工程等实验室,观摩了3D打印以及地震模拟等实验技术,听取了土木工程材料学科领域任杰博士关于“地聚物混凝土材料的实验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的学术报告。通过现场研学,学员们增强了对澳大利亚大学的实验室建设、运行与管理等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引发了如何借鉴应用用于我校实验建设、教学与研究的深入思考。10月10日下午4点,研修班结束在澳大利亚的全部培训任务,当天晚上启程回国。
本次培训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注重实效,着重以国际化视野的澳大利亚高等教育为主题,涉及澳大利亚教育框架、教育公平、国际化教育背景与模式,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与教学质量管理、课程开发、实验室建设,培训包与行业关系、校际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内容。培训期间,学员们学习认真、思考深入、互动踊跃,立足我校的建设与发展,围绕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课程设置、教学与科研的互动关系等问题与授课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机构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经过培训,学员们对澳大利亚以学生为中心的国际化教育理念、模式、制度框架、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等思想内容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并表示要把培训成果积极借鉴和应用到我校的转型发展之中,为申硕目标的早日实现和学校的高水平发展作出贡献。(兰章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