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国高校纷纷开展线上教学,各学科教师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线上教学的工作当中。而在教师中,有一群颇为尴尬的群体,那就是体育老师。
无论是从上课的形式,还是目前的技术水平,对体育课程的线上开展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我校体育工作部的教师们多次进行网络视频会议,反复研究,多次商讨,平均每次会议达到3-4个小时。老师们以教研室为单位,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探讨,初步建立了一套体育线上课程方案。
在疫情期间开展体育课程的线上工作,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有效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由于本学期学生延期返校,体育课程考核会在学生返校一周后进行,体育工作部在综合考虑后相应地对考试评价项目占比进行了调整。其中,身体素质分由原先的30%提高到了50%,以此来激励学生进行身体素质锻炼。
除此之外,素质成绩在原阳光长跑和12分钟跑基础上增加平板支撑、1分钟跳绳及悬垂举腿三个项目,并制定了相应的评分和动作标准,以此达到更全面考核学生身体素质的目标。
在课程规划上,由于网络教学的特殊性,在线上教学阶段,学校特将上课时间由90分钟缩减到1个小时,并设置了准备活动、体能训练和放松练习三个主要部分。如健美课程,第一次的网络课程分三个阶段:10分钟课程引入、45分钟课的过程以及5分钟课的结尾。并将课程主要内容在相应平台提早公布,使学生能提早做好准备。
此外,在课程技术方面,线上教学阶段,体育课主要使用了超星学习通和钉钉软件。通过超星学习通的网络课件功能,将每次课程内容,通过文字、动图等技术手段,呈现给学生,使学生能够课前预习,课后参照。通过钉钉软件的班级群功能,达到管理班级、布置作业、发布通知功能。不仅如此,线上教学期间,老师通过钉钉班级群的课程直播功能,开展每周一次的直播教学。签到、连麦、互动文字面板、屏幕分享、联播班级等功能,在体育直播课程中广泛应用。
体育锻炼,长效机制很重要,通过钉钉班级的打卡功能,学生每周完成三次的锻炼打卡任务,上传相关锻炼信息(运动时间、视频、照片等),教师通过留言,点赞等功能与学生进行交流,并将相应的统计数据导出,便于进一步的评价。
体育线上课程最大的困难是对学生课堂学习和课后锻炼的监管。在每一次直播课过程中,体育工作部各安排一名主播和联席主播。联席主播协助主播完成对班级的管理,使得主播在教授锻炼动作时能够兼顾到课堂情况;运用良好的教学技巧,起到监管学生的目的。在课堂过程中,适时地要求学生进行教学反馈,要求在互动面板用文字进行交流,查看学生的听课情况,用上课签到,以及直播后查看统计数据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经过体育工作部教师的努力探索,体育线上课程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下一步,公体部将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争取建立一套更加完善的体育直播课程方案,为今后数字化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打好基础。(公体部 张作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