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汉语言文学专业认证反馈会

文字作者:图片作者:稿件来源:衢州学院发布时间:2020-11-27浏览量:1454

11月26日下午,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组意见反馈会在学校召开。教育部汉语言文学专业认证专家组组长、安徽师范大学原校长王伦教授,专家组成员胡锋吉、丁连生、董小平、李敏强、薛玉刚,市教育局党委委员、一级调研员吕汶, 校党委书记杨玲,校长谢志远,校党委副书记吴耀光,党委委员、副校长江爱民、郑文山、吾国强、周兆忠,党委委员、宣传部长徐建芬出席会议,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二级学院、教辅单位负责人等参加。会议由王伦主持。

王伦代表认证专家组反馈意见。他指出,衢州学院校、院两级高度重视汉语言文学专业,迎接认证准备充分、氛围浓厚,师范专业认证的认同度不断提高,专业认证自评自建自查工作成效明显,专业办学基础扎实,专业优势和特色突出。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国家、浙江省和衢州市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教书育人重大战略的部署,在学校做精做优专业教育的专业发展思路指引下,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不断完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过程。主要表现在:一是以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师德。通过与南孔家庙共建实践基地,为师范学生的师德养成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南孔文化等课程,开展了系列思德教育活动,将师德养成教育贯穿于师范生培养的全过程,构建了良好的师德养成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质量高、声誉好,得到了用人单位高度认可。二是以多方协同促进能力培养。根据学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加强了与地方教育部门、中小学校及社会的协同育人,形成了多方协同的师范生培养机制,实施了“双专业、双导师制”,初步构建了一体化、多层次的实践教育体系,促进师范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充分利用学校工科资源开展师范生工科教育,有力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科研能力和学科素养。

随后,专家组成员分别从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师资队伍、支持条件、质量保障、学生发展等指标,逐条反馈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深度剖析并给出了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实践性与前瞻性的意见和建议。

谢志远代表学校对专家给予的指导和帮助表示感谢。他表示,专家组对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把脉问诊”,提出了非常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学校提高师范专业建设质量、深化内涵式发展提供了思路、措施和依据。学校将认真分析专家反馈意见,整体盘点,扎实梳理问题,深入抓好整改提升工作。一是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落实支撑文件,加大日常教学运行、师范生教育实践经费投入,构建良好教学环境,做优做精师范专业。二是要强化制度建设和保障制度的落实。全面梳理教育教学制度,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制度。三是要夯实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形成校院两级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和闭环管理机制,推动师范生培养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下一步,在整改过程中,要正视差距、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优化内部管理机制,深化完善制度建设,以师范类专业认证为契机,举一反三,推动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再上新台阶。(文/宣传部 余蕊 摄/林佳敏)

invisible

审核:编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