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党代会】之七:党建思政篇——党建领航 思政筑魂 立德树人谱新篇

文字作者:图片作者:稿件来源:衢州学院发布时间:2020-12-01浏览量:2991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鲜明特征,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第一次党代会以来,衢州学院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始终坚持党对学校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学校改革发展和应用型大学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障。

一、立根铸魂,党的领导全面加强

五年来,学校党委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省市的重要文件会议精神,坚持和完善党对学校的领导,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办学治校全过程。

加强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及时宣传党的十九大二中、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扎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着力抓两级中心组理论学习、教职工政治学习,紧扣理论热点,结合学校中心工作,每年制定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计划、教职工政治学习计划,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上级精神作为思想理论武装工作的重中之重。五年来,共组织党委中心组专题学习44次,编印党委中心组学习导刊《学而》38期。

扎实开展党内集中教育。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摆在首位,贯穿专题党课、专题研讨、专题民主生活会等全过程。组织开展了“校领导、党总(直)支书记、党支部书记、党员干部”四个层面68场次的专题党课活动和五个专题的学习讨论。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线,坚持以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将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四项重点措施贯通起来、扎实推进。主题教育期间为师生解决各类问题277个。党员落实为民办实事项目1000余项,开展志愿服务2000人次。通过主题教育,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自觉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努力实现了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具体目标。

坚持党管干部,选人用人导向明确。坚定选人用人政治方向,强化选人用人政治标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把政治要求贯穿到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各方面。严格按照省、市关于年轻干部和“三方面”干部配备要求,根据岗位性质、特点,充分考虑拟任人选的工作实绩、一贯表现、性格特征,力求做到人岗相适、人事相宜。研究制定了《衢州学院2016-2020年中层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行动计划》《衢州学院优秀年轻干部培养方案》,在坚持“好干部”标准的前提下,坚决破除论资排辈、求稳怕险、因循守旧观念,抓住干部调整、班子换届等时机,加大年轻干部的使用力度。

二、强基固本,基层活力充分激发

根深才能叶茂,固本才能培元。五年来,校党委始终坚持抓实基层,打牢基础,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健全完善基层组织体系,激发基层组织活力,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推动发展、服务师生、凝聚人心的作用。

落实基层党建责任。成立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分年度制定党建工作“三个清单”,列出突出问题和任务清单并逐项抓好落实。

提升基层组织组织力。按照有利于人才培养、有利于开展活动、有利于发挥作用的原则,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成立公共教学与教辅党总支,将其他二级党组织改建为党委,增设纪委,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全校共有院级党组织10个,其中党委9个,党总支1个,基层党支部69个,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实现全覆盖。实施二级学院党组织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试点,着力构建以党委为领导核心的高校二级学院治理体系,相关做法得到浙江省委组织部《组工情况》专刊推荐,在《浙江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社会媒体刊发。

加强基层组织队伍建设。增设党委副书记,组织员,党办主任、副主任等岗位,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大力推进教师党支部建设;坚持党政职能部门负责人担任教工党支部书记,坚持专职思政辅导员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定期举办党支部书记和基层党务骨干培训班,近五年开展各类党务培训600余人次,切实提升基层党务工作者的素质与能力。

推进基层组织创新。在全校开展基层“一院一品”“一支部一特色”活动,两个项目入围全省高校党建“双百示范”工程项目,其中校党委“博士企业工作站”入围首批全省高校党建特色品牌,机械工程学院党总支“校企支部结对共建 产教融合共同发展”入围首批全省高校党建示范群。获全国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1个,全省样板支部和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各1个。

三、价值引领,思政教育成效显著

学校党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入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注重思想价值引领,与市委宣传部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教师工作部,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再上新台阶。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校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对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学术规范教育。2019年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重新修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制定《衢州学院师德失范行为处理暂行办法》,并建立负面清单。学校定期评选表彰“十佳教师”“我最喜爱的老师”“撸袖先锋”,选树了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省高校首届“最受师生喜爱的书记”、省教育系统“三育人”先进个人等一批先进典型。多名教师先后获“浙江省担当作为好干部”、“全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省级优秀教师暨浙江省高校优秀辅导员”、“浙江省师德标兵”“衢州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2017年,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与市委宣传部对接共建。持续深化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小班覆盖率在全省高校中处于领先。围绕教学改革,近年来共立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思政名师工作室2个、省教改课改项目5项。疫情期间,积极推进抗疫网络思政教学,3个视频在《学习强国》平台推送;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强化组织领导,初步构建起全员全课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推动课程思政研究性教学,近年来,立项课程思政研究性教学项目共计86项。组织开展“课程思政”教师教学发展项目40余期,参训教师1000余人次,《化工原理》获得2020年国家一流课程。

营造育人环境。通过校园文化硬件建设,遵循“润物细无声、树人于无形”的建设理念,布局好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等建筑物内外的文化设计。发挥校园文化活动载体优势,举办了三届浙闽赣皖四省边际大学生论语大会,开展大宗南渡话剧排练和演出,打造南孔文化传播的高地;培育了一批名师工作室,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品牌项目,思政工作项目,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活动;发挥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积极推动网络新媒体平台建设,大力推进网络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创新学生文化活动。校级统筹开展读书节、辩论赛、十佳歌手、班团文化节等活动,院级承办“一院一品”精品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四、清廉护航,政治和纪律保障有力

学校党委认真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旗帜鲜明、以上率下,坚定不移担起管党治党责任,坚定不移建设清廉校园,坚定不移营造维护良好政治生态。学校纪委认真履行监督责任,积极协助党委履行主体责任,聚焦主责主业,强化监督执纪,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向基层延伸。

层层压实管党治党责任。建立校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清单、校领导班子成员主体责任清单、各部门(单位)监督责任清单、二级单位主体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和小微权力清单,做到清单明责、照单履责;组织逐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健全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每年开展落实主体责任检查考核,强化考核结果运用。通过“六单一书一考核”机制,推动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各负其责、协同配合,推动校院两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知责明责、守责担责、履责尽责。

有力推进清廉校园建设。在全省高校系统率先开展清廉校园建设,实施“六大工程”,建设“六清衢院”,作为每年重点任务推进,形成上下齐抓的强大声势。重点抓好“十大专项”,推进重点领域清廉建设系统抓、深入抓、抓出成效,清廉校园建设呈现出“专项构建、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良好态势。

营造维护良好政治生态。坚决落实省委巡视整改任务,组织开展巡视整改“回头看”,着力解决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学校每年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校党委坚持每季度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每学期分析党风廉政建设和政治生态状况,总结工作、研判形势、推进重点任务落实。认真贯彻政治生态建设状况评估报告机制,做到每季一评、年中中评、年底总评。

稳步开展校内政治巡察。制定校内巡察办法、巡察规划,健全完善巡察工作领导体制、工作机制。自2019年起开展三轮对六个单位的内部巡察,督促抓好巡察整改,巡察“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进整改、促进发展”的作用充分彰显,较好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校纪委持续深化“三转”,聚焦主责主业,抓住“关键少数”,不断加强政治监督、日常监督,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坚持开展正风肃纪、专项治理,持续纠治“四风”,推动健全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持续巩固作风建设成果;协同联动审计部门的审计监督、党委工作部门的党内监督、职能部门的业务监督,监督机制更加健全;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突出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

一体推进“三不”机制建设。保持正风肃纪反腐高压态势,严肃查处违纪违法问题,坚决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持续开展制度“立改废”,推进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加强制度宣讲和执行评估,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坚持教育为先,认真组织学习党章党规党纪,推动警示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党代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宣传组)


审核:编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