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衢州》:https://wap.qz96811.com/news.aspx?newsid=85905
共同富裕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共产党人始终为此殚精竭虑,奋斗不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共同富裕问题高度重视,并对此做了广泛而深入的重要论述,由此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重要论述是坚定不移地推进新时代共同富裕建设、引领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行动指南。
一、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旨归。马克思在中学的时候就树立“为绝大多数人谋福利”的崇高理想。恩格斯也早在青年时期确立与马克思一样的远大理想。他们在分析资本主义的严重弊端后认为,资本主义必将被未来更好的社会形态所取代,而所有人生活富裕是此社会的一个基本要求。马克思认为未来的社会“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习近平明确指出:“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构想,共产主义社会将彻底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真正实现社会共享、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此处所说的“自由”内容很丰富,物质上的自由是其中的重要含义之一。
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共产党人就为实现全体人民的富裕孜孜以求。早在1953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就认为“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是党的根本任务之一。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并且认为,人民能否达到富裕“不只是经济问题,实际上是个政治问题”。在实现方式上,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先富带动后富”的模式,同时还指出要防止出现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共同富裕做了许多重要的论述。比如说:“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又说,“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
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收入分配差距和区域发展程度的差距扩大,令人担忧。依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近20年来,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基尼系数一直处在0.4的警戒线上,2008年、2009年达到0.491、0.490的峰值。尽管2016~2019年的值介于0.46~0.47之间,但仍然处在警戒线上。针对收入差距及贫富悬殊问题,习近平说:“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绝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我们决不能允许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穷者愈穷富者愈富,决不能在富的人和穷的人之间出现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若出现了这一“鸿沟”,那么实际上背离了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对社会主义国家而言,生产力的现代化应与人民的共同富裕同步,若不同步,那便背离了初衷、混淆了手段与目的的关系。习近平说:“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我们要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地、逐步地解决好这个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小康”如期实现,意味着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党的十九大更是为中国人民擘画出一幅美好蓝图,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到那时,惠及、符合人民期盼的现代化必将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也必将在现代化进程中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作者张爱萍,系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研究”负责人,衢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