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https://tianmunews.com/news.html?id=2431434
“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短胜长、以慢击快、以意运气、以气运身。”近日,在衢州市常山城区的省级文保单位武当太乙拳馆热闹非凡,武当太乙拳第六代传承人左琦与“衢州学院非遗武术项目武当太乙拳传承团队”的大学生们开启了一场非遗武术文化的的学习与传承。
穿过一条窄巷,一座白墙青瓦的里择祠映入眼前,古朴的墙面上写着“武当太乙拳馆”几个大字,龙飞凤舞、浩然正气,让人不禁眼前一亮。走进拳馆,映入眼前的便是道教宗师张三丰气宇轩昂的雕像,以及牌匾上刻着的“道法自然”的四字云篆。透过屏风望去,刻有“演武厅“三字的牌匾坦荡荡地高挂在房梁上。馆内配有演武厅、练功房、研究室等空间布局,放眼望去,演武厅中央的太极图给人一股蕴藏玄机的神秘感,演武厅两旁摆放着的武器种类也一应俱全:红缨枪、偃月刀、禅杖……
在武当太乙拳馆,衢州学院非遗武术项目武当太乙拳传承团队在左琦师父的介绍和亲身教学下,大学生们纷纷开启了训练。“一招一式,看似轻柔的防守动作,实则是在以退为进,招招可致敌人死穴。一推一收,每套动作都讲究阴阳调和,遵循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客观物理规律。”除了强身健体,武当太乙拳还充分吸收融合了道家修身养性的思想,做以丹田为核心的腰胯运动,在矫正人体全身骨骼结构的同时有利于经络气血津液的畅通。
据了解,左琦师父从家父左江桥手中继承了武当太极拳,从小勤学苦练,潜心专研,他不仅深刻地掌握了武当太极拳拳法的精髓要义,同时也在坚持着传统武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在他眼里,学而无止境。“师父每天都在坚持练习,武术功课从不落下,在练习之余,师父也一直在不断地对武当太极拳拳法改进完善,在追求精益求精过程中将拳法为人体所带来的效益发挥到最大化,他反反复复地专研每个动作,不停地反思:这个动作是否做的不够好,还能怎样改进?”在交流的过程中左琦的弟子同大学生们讲道。
如今,随着非遗文化进校园的一系列活动开展,越来越多的学子能够有机会在课堂上近距离接触传统武术文化,学习并传承武当太乙拳,实现了从课堂听课到武馆实练的巨大转变。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中国非遗文化代代相承,这是新时代每个青年人该兼修的优秀精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