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全省空气动力装备智能制造 重点实验室建设推进会

文字作者:赵盼盼 叶群图片作者:代志坤稿件来源:科研处 机械工程学院发布时间:2025-07-09浏览量:606

7月7日,学校召开全省空气动力装备智能制造重点实验室建设推进会。校长、实验室主任郑友取,副校长周兆忠,开山集团、中浙高铁轴承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科研处、机械工程学院负责人及实验室骨干成员参会,共商建设事宜。会议由周兆忠主持。

机械工程学院负责人围绕气体压缩特性、关键零部件智造、系统集成优化等方向,汇报实验室建设进展与主攻方向,分析了研究内容、技术指标及预期成果。

开山集团党委书记江锐表示,研究需紧扣产业痛点、确保成果落地,希望实验室博士团队与企业技术人员紧密协作,加速成果产业化。中浙高铁副总经理许云介绍了公司高端轴承领域的技术优势与规划,提议共建实训基地、联合培养研究生、推动人才双向挂职。企业代表与校科研团队就协同创新积极建言。

科研处负责人表示将强化保障:完善项目申报与成果培育优先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支持相关校企联合攻关项目;对标验收指标,确保成果质效双达标。

周兆忠提出,要精准对标实验室建设目标任务,将攻坚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具体学术骨干团队;建立健全以实效为导向的实验室建设绩效评估机制,力戒空谈,务求实效;持续深化校企人才互聘互用与高水平创新团队联合共建,着力打造科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为实验室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和机制保障。

郑友取指出,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是学校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要以“教科人一体、产学研联动”为核心,对接龙头企业需求,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开展平台共建、人才共育、项目共研、成果共创。他就实验室建设提出三点要求:一是目标再聚焦。聚焦三大攻坚目标,与开山集团合作解决装备高能耗、高噪音问题,明确责任与量化指标;联合中浙高铁将轴承技术应用于压缩机,力争国产化样机投产;融合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技术,推进装备智能优化与能效管理,同步培养专业人才。二是协同再强化。围绕企业技术需求,科研团队针对性攻关,避免研发与市场脱节;创新联合立项机制,共建产业技术清单,确保课题来源于一线生产需求;协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工程应用”全链条支持。三是任务再细化。围绕“低能耗、低噪音、高可靠性、智能化、集成化、绿色化”等空气动力装备产业提升战略需求开展有组织科研,细化方案倒排时间节点,优化资源配置,确保责任到人、节点可控,力争三年内涌现更多的标志性成果。

本次推进会标志着实验室建设全面进入攻坚落实阶段,校企双方将凝聚合力,突破核心技术,产出一批科研成果,培养一批科技创新人才,成为区域科教融合示范地、协同创新策源地、创新人才聚集地,推动我省空气动力装备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能。


审核:向翠林编辑:韦大毫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