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丨思政“衢”圈粉,这场全会精神宣讲很青春

文字作者:唐涵滢图片作者:稿件来源:团委发布时间:2025-11-17浏览量:519

AI先贤“穿越千年,为当代青年开出“治愈心法”;“文特派”现场招贤,讲述如何用文化“富了村民的脑袋和口袋”……11月14日下午,“大学生讲总书记故事”宣讲展示活动走进我校,宣讲员们围绕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市场经济、制度优势、文化自信等话题,为现场师生带来了一堂有趣有料的思政课。  

来自嵊州越剧艺术学校的宣讲员王哲以一身小生戏服盛装出席,娓娓道来越剧从传承危机到焕发新生的“逆袭”之路;浙江工业大学的学生徐韶佳和搭档通过情景对话演绎《文特派是个什么“派”》,鲜活展现了文化特派员如何盘活自己手上的文化资源,以赋能乡村振兴。

衢州学院青马骨干班的成员顾宇婷曾有过暑期支教的经历,因此特别关注“把知识讲活”的技巧,她用“寓教于唱”来形容她的听讲感受:“在欢乐中汲取理论知识,讲述的道理更能深入人心。”她说,“我平时也会关注文化政策,但之前对‘文化特派员’这个词,只有模糊的印象,听完这次宣讲,概念清晰多了。”

“我就是温州人,我证明他说的都是真的!”大三学生陈可人则在听完郑德镇关于创新创业的宣讲后,激动地说,“他妈妈开店七家倒闭六家还在创业,这种敢闯敢拼的浙商精神,我家亲戚身上也有,这让我感觉特别亲切,也瞬间能get到这些故事背后蕴含的理论。”

来自浙江工业大学的张宇祺用AI大模型现场对话三位浙江历史先贤,生动诠释他对全会精神中“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发展文化”的理解。平时常用AI工具查资料辅助学习的大二学生于敏,对这个创意感到非常新奇,她兴奋地分享:“没想到AI还能这样用,这样的现场对话很有代入感,我真的觉得,先贤的智慧能解答我们的很多困惑。”

理论以青春姿态走进青年,也在青年观众中间刮起了一阵“思想旋风”。听到浙江财经大学的宣讲员张博文谈自己与外国共产党员的交流收获,经常关注国内外时事政策的大二学生陈梦雅深受启发:“之前我很羡慕西方的高福利政策,但今天听了爱尔兰‘免费医疗却排不上队’的案例,我意识到我国福利政策制定的审慎与负责任。发展需要时间,我们要对自己、对国家有信心!”

“前面我在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时候,对‘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紧密结合’的这个新提法印象很深,今天听了宣讲,对它蕴含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理念的理解更深刻了!”同为青马骨干班的成员张冰分享了自己的思考,“这让我联想到,西方多党竞争往往重权力轻责任;而我国更像一场对人民负责任的‘接力跑’。别人是竞争,而我们是接力,我们的制度优势就体现在这里。”

“宣讲员们用青年视角切入,用青年语言、青年案例讲述全会精神,这种‘青年讲给青年听’的方式特别有说服力。”衢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占啸成大有感触,“这给我今后的思政课教学带来很大的启发,不仅要创新形式和技术,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对学生的思辨训练,教会他们从理论学习中汲取力量,用以应对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挑战。”



审核:刘旭编辑:祝丽君

关闭